【訪談】V2AB誕生秘辛:KATOKI老師的創作經歷

 
重武裝&攻防合一的型態「突擊殲滅型」
V2鋼彈突擊殲滅型是同時裝備兩種強化零件的型態。像是如此過度裝備的機體在MG Ver.KA系列進行立體化,會是怎麼樣的創作過程呢?


-「機動戰士V鋼彈」的主要目標是希望能抓住SD鋼彈世代的孩子們,在企劃時意識到當時的孩子沉浸在剛萌發的RPG(角色扮演遊戲)。主角機透過接連入手的新武器提升威力,即是反映在MS上的RPG要素的其中一例。V2鋼彈突擊殲滅型就是所謂在故事尾聲登場的「最終提升威力的二號機器人」。「突擊型」與「殲滅型」兩種強化裝備是在各式各樣的要求下完成的設計。

KATOKI:「突擊殲滅型」的設計純粹是故事後半做為制衡用的一個案子。喊出PRG要素的口號也僅在動畫剛播的時候,概念設計之類的工作在當時幾乎是沒有。即使是要硬幹下去的不合理指示也沒有。V2鋼彈的「光之翼」的製作流程也是帶著一個輕鬆的步調完成,這樣的狀況稱不上好或不好,而是在1990年代初期各方面都是緩慢進行,並非像現在要做市場調查之類的、凡事規則化、什麼都要預先準備好的年代。若不從這種背景下講起,要說明這個時代的鋼彈或是鋼普拉是很困難的。「V鋼彈」是在MG系列登場之前的1993年時播放。



-1990年代可以說是動畫製作數量較少、動畫產業尚未被矚目的年代。


KATOKI:「V鋼彈」是作為持續一年連續播放全51集的系列。比起現今一個動畫系列全12~13集的結構,「V鋼彈」全然是昭和年代動畫體系下的作品。不如說當時的社會相對於現在沒這麼多要求。畢竟這也是二十五年前的事了。



-回歸簡約設計的MS機體小型化,是能再現合體變形以及配備豐富武裝的套件。


KATOKI:本作也有裝備從「機動戰士鋼彈F91」開始出現的光束盾牌,模型材質使用透明塑膠並與MS作出對比,這種搭配方式在當時是很少見的。從這之後又更進一步,在設計強化裝備的階段與HOBBY事業部討論「要不要使用電鍍零件?」,實現了裝備金色裝甲的「突擊型」型態。「穿著金色的鎧甲」這點子並非從擬真系機器人發想,而是以擬人化的MS作為思考的方向呢。不過在那個時候不知為何會覺得「要在故事收尾的『V鋼彈』這樣做根本不夠!」

-當初腰部兩側的V.S.B.R.也有添加有線控制的「精神感應(Psychomu)」要素。附加在巨型光束盾牌上的「barrier bit」說不定也有「精神感應」兵器的殘存要素。


KATOKI:「殲滅型」是在本體裝上小型導彈,比較保守的風格造型。當時的1/100 V2鋼彈,由於必須要做足背後零件才能完成模型,背上的懸掛背包(Overhang Pack)除了搭載米諾夫斯基drive的翅膀之外,還有藉由球型關節從背板連結到支架的設定。不過這些現在僅需要少少的新規零件即可完成啊。
話說回來,在電視播出時會做出戰鬥中省略懸掛背包的分鏡,這也是從前的製作現場較為輕鬆的緣故,然而把這些分鏡描繪拿來放入Ver.KA系列的製作流程,要如何完整重現懸掛背包是一件相當費工夫的事。在翅膀之間新增或減少零件都會影響到平衡感,這些細微的調整即使到這次仍是Ver.KA系列的著重點之一。



-動畫播放時兩種型態都各自商品化,套件也能重現「突擊殲滅型」。本次的Ver.KA版本為了能呈現動畫本篇以及插畫中的造型,KATOKI老師與HOBBY事業部不得不全神貫注進行作業。


KATOKI:在製作MG V2鋼彈 Ver.KA的時候,CAD(電腦輔助設計)的試作品我用補土增加或削減的方式進行造型監修,「突擊殲滅型」是直接在V2鋼彈上做出造型。塑膠模型的設計雖然現在是以CAD為主力,但在開發的過程中無論試做多少次,直接用手接觸做確認仍舊是必要的環節。只畫出CAD或做出資料檔案還不算結束了喔。以曲面為主體的V2鋼彈,要做出可穿脫式的零件,與其用CAD做出細微的公差,用實物直接試做才是最快的。「突擊殲滅型」即是在這種方式中完成整體的造型。



-經過偕同HOBBY事業部多次反覆討論後,強化最新版的MG V2鋼彈突擊殲滅型 Ver.KA終於完成了。

KATOKI:在本篇最高潮登場的「突擊殲滅型」是與「光之翼」一同在V2鋼彈的最終決戰出現的一個造型。當時的鋼普拉只能做出簡略的模樣,這次Ver.KA的障礙-內部機構與外觀造型並存-是難度很高的挑戰,托開發、設計工作人員各位努力的福,順利完成以前沒有的細節設定以及添加早期無法獲得的如此的高密度感。



(翻譯.校稿:大副法子)

留言

熱門文章